主干課程
養殖水化學、水生生物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池塘養殖技術、特種水產養殖技術、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技術、水產養殖工程、淡水捕撈技術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水生動物繁殖、苗種培育、成品養殖及捕撈運輸、漁業設施建設基本知識,具備養殖水質分析與調控、水生動物人工繁養、水生動物疾病防控、水生動物捕撈及現代漁業建設能力,從事水產養殖及技術服務、水產品營銷及水產物流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要求
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現代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水產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藻類(可選擇其中的2-3類)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具備內陸水域、淺海、灘涂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與規劃的基本方法,了解現代化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識;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水產增養殖學、生命科學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核心能力
專業核心能力:水產動物的養殖、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理論與技術。
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水生生物學、 魚類增養殖技術、蝦蟹類增養殖技術、貝類增養殖技術、生物餌料、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水產動物疾病、養殖水化學、觀賞魚養殖、水產動物人工繁殖技術、魚病防治技術、綜合實習、養殖模式調研參觀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深造領域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淡水養殖、海水養殖
從業方向
就業面向: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水產行政管理部門(水產局,漁政等),水產養殖企業、水產飼料加工企業,水族館、城市水環境監測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