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城市學院自動化專業介紹(專業代碼:080801)
一、專業簡介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科技前沿領域公關、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都需要自動化專業人才。自動化是一個國家、行業、企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提高國家整體國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動化專業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學學科自動化類下設的唯一專業,是一門適應性強、用于面廣的工程技術學科,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并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主要以電子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信息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等為主要技術手段,是集控制電器、機械、計算機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專業,專門培養各個行業高級技術人才。通俗的講,自動化專業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幾乎每個領域都有著我們自動化的身影。
二、培養目標
我校自動化專業教學上有優良的傳統和雄厚的基礎,是綿陽城市學院開設和建設最早的專業之一。自動化專業一直在培養環節中堅持“實用、適用、夠用”原則,充分體現本專業發展特點。隨著“四川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確定了自動化專業培養掌握自動控制、計算機軟硬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相關知識,能夠在自動化及相關領域從事系統設計、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和技術管理等工作,能解決工程問題工程應用技術型人才。
三、師資隊伍
本專業通過積極引進與提高,目前已經建立起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高,教學業務能力較強,職稱、學歷、年齡等結構相對合理,有科研能力,堅持教書育人的教師隊伍?,F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11人。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14人,占任課教師的70%。專業教師隊伍已經承擔科研項目,省教廳課題3項,院級項目8項,發表教研、科研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10余項。
四、實習與就業
(一)校企合作單位
在掌握專業、行業特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我學院地處國家唯一科技城,各類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密集,電子信息產業較發達的優勢,有效融合多種資源,在快速推動的同時探索出了具有本專業自身鮮明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之路。與行業知名企業緊密合作,用實際企業項目訓練學生創新能力。通過與長虹集團、九州、四川欣美瑞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迅騰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電子信息類知名企業開展實習合作,嚴格按照企業管理制度,全方位訓練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術技能。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親身帶教帶學和指導,通過技術交流,使學生能近距離獲取專業人員的必備技能,同時學生參加學院SYB創新創業培訓,使創新創業之路走得更穩、更好、更富有成效。
(二)就業前景
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就業選擇面廣、需求旺盛,廣受用人單位好評,廣泛從事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系統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系統設計、新產品研制、硬軟件開發,以及金融、企事業單位、國家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為我國的自動化事業、信息產業作貢獻。
目前我院自動化專業畢業后,在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通信系統、工礦企業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單位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本專業是一門適應性強、應用面廣的工程技術學科。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基礎扎實、自動控制技術知識系統深入、計算機應用能力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好,往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從企業反饋的信息看,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三)理實結合
綿陽市為中國唯一的科技城,享有“中國西部硅谷”美譽,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工業綿陽航空城坐落于此,長虹、九州等名企云集,科技氛圍濃厚、信息科技實力強大,為適應地區信息技術發展,自動化專業設立了特色鮮明的“智能制造”和“嵌入式系統”兩個方向,并逐步探索、驗證最終形成了以行業為依托的培養模式。同時,專業建設使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翻轉課程學生積極探索與思考,集中集訓“帶教帶學”,課后“口袋實驗”練技能。在專業培養特別注重實踐教學模塊,除課程實驗、集中技訓、實訓外,還開展了“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創新實踐”等實踐環節,以達到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目的。
五、學科競賽
現有“聚能?融智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統一開展“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四川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四川省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京東方杯”智能制造技能大賽以及國家級、省級、校級創新、創業比賽。2019-2021年榮獲國家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榮獲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2項、省級三等獎5項。